日常診療中,醫務人員常常會碰見有病人說他自己“jia (三聲)低”,但是病人卻分不清楚自己到底是“甲狀腺功能降低”還是“血鉀降低”,若不能準確描述自己的既往史,常常會增加就診時間,耽誤病情,更有一些病人會因為“聽別人說jia低吃什麼藥”而吃錯藥。
誠然,甲狀腺功能減退和低鉀血症都能引起一些相似的症狀,如乏力、腹脹等,但是其治療缺失截然不同。那麼今天,我們就來講講“甲低”與“鉀低”的故事。
部分人口中的“甲低”,實際上為“甲狀腺功能減退”,是由於甲狀腺激素合成及分泌減少,或生理效應不足所致機體代謝降低的一種疾病。
其常見的臨床表現包括:乏力、嗜睡、厭食、腹脹、便秘、記憶減退、皮膚乾燥、水腫、心動過緩。
完善甲狀腺功能檢測可明確診斷,一旦確診需進一步明確甲狀腺功能減退的原因。通常情況下,原發性甲狀腺功能減退居多,在補充甲狀腺激素後,相應的症狀會逐漸好轉。
“鉀低”,即“低鉀血症”,是由於血清鉀離子(K +)降低所致。
-
1.鉀攝入不足:如消化道梗阻、昏迷、手術後較長時間禁食的患者,若不能補充足夠的鉀離子,則可能引起低鉀血症;
-
2.鉀排出過多:如大量嘔吐、腹瀉、大量出汗、或一些疾病、中毒而引起鉀離子通過腎臟排泄增加;
-
3.鉀離子由細胞外向細胞內轉移:如甲亢引起的低價週期性麻痺、使用胰島素或是鹼中毒。
其症狀主要表現為乏力、食慾減退、腹脹、便秘,嚴重者可出現四肢軟癱、心律失常。而在及時補充鉀離子後,相應的症狀會逐漸好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