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是血脂檢查中的一項。
之所以被大家越來越重視,是因為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被公認為“壞膽固醇”。
膽固醇在人體生命活動中參與重要的成分,
包括參與細胞壁的合成,膽酸分泌,激素的合成等等。
膽固醇分為好的膽固醇和壞的膽固醇,
好的膽固醇,指的是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
負責把血管裡多餘的血液垃圾運送到肝臟,經代謝排出體外。
壞的膽固醇,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
如果在血管裡含量超標,會進入人體的動脈血管內皮,形成動脈粥樣硬化斑塊。
動脈硬化斑塊形成以後,就會對我們的內臟產生損傷,
比如在心臟冠狀動脈發生動脈硬化斑塊,形成狹窄,會出現心絞痛發作,斑塊破裂形成血栓就會引起心肌梗塞。
如果在頸動脈斑塊脫落,血栓堵塞腦血管就會出現腦梗塞;
如果腎動脈出現硬化,形成狹窄,就會形成腎栓塞;
眼底動脈硬化就會引起眼底動脈缺血,嚴重會引起失明;
下肢動脈硬化,形成狹窄,就會出現間歇性破行。
那麼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高於4.0mmol/L
,意味著什麼呢?
根據最新修訂的血脂指南建議:LDL-C < 3.37mmol為合適範圍;3.37 ~ 4.12 mmo/L為邊緣升高;≥ 4.14 mmol/L為升高。
低密度脂蛋白升高,直接會影響我們的心腦血管,
所以,針對不同的人群低密度脂蛋白的控制目標是不一樣的。
對於普通人群,如果沒有任何高危因素,
沒有高血壓、糖尿病、肥胖、家族史等等的人,
低密度脂蛋白的標準是不超過3.4mmol/L。
如果是有高血壓、糖尿病、肥胖、有心腦血管疾病家族史的人,
這部分人屬於中危人群,
這部分人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控制目標是2.6mmol/L以下。
對於有明確的缺血性心腦血管疾病的人,
比如有冠心病、心肌梗死、心臟支架、心臟搭橋、心絞痛、腦梗死、嚴重頸動脈斑塊等等疾病,
這部分人屬於高危人群,
低密度脂蛋白應該降到1.8mmol/L以下。
如果是近期發生了心絞痛或心肌梗死,
低密度脂蛋白≥4.9;心血管、腦血管或外周動脈同時出現動脈狹窄,
心臟CT或心臟造影提示兩個或三個血管狹窄超過50%,
吃著降脂藥,仍然發生急性心腦血管疾病的,
這部分人群屬於極高危人群,
要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降到1.4mmol/L以下。
如果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在4.0mmol/L以上,就意味著您的血脂已經出現了異常,
並且到了需要干預的階段,否則發生心腦血管疾病的機率就會大大增加。
但是我們不要擅自用藥,也不要發現血脂異常而置之不理。
需要到醫院,醫生會根據您的血脂情況,年齡,自身基礎疾病等,設定一個降脂目標,選擇適合自己的降脂藥物。
但是無論是哪類人群,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在4.0mmol/L以上,我們都要注意飲食調整,
還要加強運動,控制體重,戒菸戒酒,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以健康的生活方式為基礎,選擇適合自己的降脂藥物,使血脂達標,減少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