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肝火頭脹
常起於惱怒,頭脹且痛,昏沉悶熱,頭筋突起,口乾口苦,甚則兩耳失聰,舌苔薄黃,脈象弦或數。(脈弦的意思就是手搭在脈上就像手放在琴弦上一樣)。
2、肝火上炎頭熱
頭熱面紅目赤,心煩易怒,夜寐不安,脅痛口苦,舌紅苔薄。
3、肝火亢盛消瘦
形體消瘦、煩躁不安,性急易怒,頭暈目眩,脅肋灼痛,口苦目赤,小便短赤,大便燥結,舌紅苔黃。
4、肝火上沖舌血
舌上出血,舌腫木硬,舌苔黃,舌邊紅絳,或起芒刺,並見頭中熱痡,煩熱,頭暈目眩,面紅目赤,口苦咽乾,耳鳴耳聾,脅肋痛,性急善怒,小便黃赤,大便乾燥,甚則昏厥。
5、肝火犯肺咳嗽
症見咳嗽氣逆,痰出不爽,或如梅核,或如敗絮難以咳出。咳時面紅並引及脅痛。咽喉乾燥,煩躁易怒。舌邊尖紅、苔薄黃而乾。
6、肝火燔灼胃痛
胃脘燒灼疼痛,痛勢急迫,疼痛拒按,喜冷惡熱、燒心泛酸,口乾口苦,甚則嘔吐苦水,或兼見吐血、便血。煩躁易怒,便秘溲赤。舌紅苔黃。
7、心肝火旺經質粘稠
月經先期量多,甚或血崩,質濃稠如膏,經色鮮紅,或紫紅,或紫黑,並見面紅目赤,心煩急躁,失眠多夢,胸脅脹痛,口苦而渴,或具經行發熱,吐血、衄血,舌紅苔黃。

1、藥物:肝火旺可以服用龍膽瀉肝丸或者丹梔逍遙散等藥物,濕氣重通常可以服用祛濕藥物。祛濕的藥物較多,不同部位的濕氣採取不同的方法。肝膽濕熱可以服用龍膽瀉肝湯,脾胃濕氣重表現為腹脹、納呆、消化不良等,可以服用平胃散進行輔助。下焦濕熱可能出現大便溏洩、陰囊潮濕、白帶增多、下肢沉重等,可以服用四妙丸進行輔助。其它部位也可能會出現濕氣,比如皮膚濕氣,可通過調理皮膚的藥物進行輔助。臨床還可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根據中醫的辨證進行輔助;
2、食物:可選擇祛濕的食物進行調理,比如紅豆、芡實、薏米等,均具有良好的祛濕氣作用。此外可以通過飲用薄荷茶等,達到祛肝火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