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人會認為只有中老年人才容易得高血壓,
但是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高血壓發病率逐漸年輕化。
除了一部分遺傳因素以外,
還和高鹽、高脂、高熱量飲食,精神壓力過大,過度肥胖,不良的生活習慣,比如抽煙喝酒熬夜等生活不規律有關。
高血壓有哪些危害
無論是老年人還是年輕人,高血壓的危害都是一樣的,
主要是對人體各個靶器官,心腦腎等造成損害。
人體各個靶器官主要通過血流灌注提供營養物質,
所以,血流受到影響,靶器官就會受到損害。
而高血壓主要損害血管導致各個臟器供血不足。
所以,減少靶器官的損害,減少並發症,控制血壓是關鍵。
高血壓最常損害的器官是心臟,
心臟缺血會出現心絞痛,心肌梗死;
心臟擴大會出現心臟衰竭。
大腦出現缺血會出現腦梗死,
腎臟缺血會出現蛋白尿,腎功能衰竭,
眼底動脈缺血會出現小動脈硬化,嚴重會出現失明。
所以,年輕人發現血壓升高,一定要引起重視,控制好血壓是關鍵。
對於年輕人初次發現血壓升高,
排除了繼發性高血壓,當測量血壓沒有超過150/100mmHg,我們可以通過改善生活方式來降低血壓。
比如低鹽低脂飲食,戒菸戒酒,減輕體重,
每天堅持30分鐘以上的有氧運動,每周堅持5次,
體重超標的可以每周有兩次負重運動。
保證營養均衡,多吃蔬菜水果,少吃高脂肪高熱量的食物,
保持良好的心態,
堅持三個月以後,
如果血壓能夠控製到140/90mmHg以下,就可以先不用藥。
如果三個月以後血壓沒有降下來,就需要口服降壓藥物治療。
年輕人首選的降壓藥物是普利類,沙坦類或者β受體阻滯劑(洛爾類),通過藥物的調整,將血壓控制正常。
在關注血壓的同時,也要注意高血壓對靶器官的損害程度,
要定期的檢查心臟彩超,看有沒有心臟的增厚,有沒有左心室的增大,
定期的化驗腎功能檢查尿常規,看有沒有對腎臟產生損傷。
可以檢查頸動脈超聲,從頸動脈來判斷一下腦動脈有沒有硬化,或者做一個CT,看看有沒有缺血的病灶,
同時可以做眼底檢查,看一看小動脈有沒有硬化,
通過定期做這些檢查來判斷高血壓對身體的影響。
只要對高血壓有一個正確的認識,改善不良的生活方式,
必要的時候結合降壓藥物,
定期體檢,目的是減少靶器官損害,減少並發症發生,年輕人發現高血壓,只要重視起來,對壽命不會產生太太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