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血尿👈
血尿是泌尿系統疾病最常見的症狀之一。98%的血尿是由泌尿系統疾病引起,而另外2%的血尿由全身性疾病或泌尿系統鄰近器官病變所致。
一、泌尿系統疾病
腎小球疾病如急、慢性腎小球腎炎,IgA腎病,遺傳性腎炎和薄基底膜腎病;各種間質性腎炎、尿路感染、泌尿系統結石、結核、腫瘤、多囊腎、血管異常、尿路憩室、息肉和先天性畸形等。
二、全身性疾病
1、感染性疾病
包括敗血症、流行性出血熱、猩紅熱、鉤端螺旋體病和絲蟲病等。
2、血液病
包括白血病、再生障礙性貧血、血小板減少性紫癜、過敏性紫癜和血友病。
3、免疫和自身免疫性疾病
包括系統性紅斑狼瘡、結節性多動脈炎、皮肌炎、類風濕關節炎、系統性硬化症等引起腎損害時。
4、心血管疾病
包括亞急性感染性心內膜炎、急進性高血壓、慢性心力衰竭、腎動脈栓塞和腎靜脈血栓形成等。
三、尿路鄰近器官疾病
如急、慢性前列腺炎,精囊炎,急性盆腔炎或膿腫,宮頸癌,輸卵管炎,陰道炎,急性闌尾炎,直腸和結腸癌等。
四、化學物品或藥品對尿路的損害
如磺胺藥、吲哚美辛、甘露醇及汞、鉛、鎘等重金屬對腎小管的損害;環磷酰胺引起的出血性膀胱炎;抗凝劑如肝素過量也可出現血尿。
五、功能性血尿
前面提到的原因都是跟器官本身受到損害相關的,而血尿的產生也可能是功能性、一過性的,例如平時運動量小的健康人,突然加大運動量可出現運動性血尿。
1、無痛的血尿
出現這种血尿需要多加小心,尤其是中老年人。此為泌尿系腫瘤常見的血尿特點,常呈間歇性,可自行消失。少數情況下,腎結核、腎結石、前列腺增生、多囊腎也可引起。
2、血尿+腎絞痛
這是腎輸尿管結石的特徵。此外,腎腫瘤出血多形成血凝塊,也可引起腎絞痛,需注意疼痛與血尿的先後順序,以便醫生鑑別。
3、血尿+膀胱刺激症狀(尿頻、尿急、尿痛)
此情況多表明病變在下尿路,多見於急性膀胱炎。如出現高熱、寒戰、嘔吐等全身症狀,應考慮急性腎盂腎炎。若發病時間較長,一般抗生素治療都無效時,應考慮腎結核可能。此外,膀胱頸部腫瘤合併感染、出血性腎炎、放射性膀胱炎時也可出現類似表現。
4、血尿+下尿路梗阻症狀
病變多發生在前列腺或膀胱。常見原因有前列腺增生、膀胱結石、尿道結石、膀胱頸部或尿道腫瘤。
5、血尿+腹部包塊
一側上腹部包塊多為腎腫瘤、腎結核、巨大腎積水、腎損傷出血、腎囊腫、腎下垂等;雙側上腹部包塊常為多囊腎。下腹部包塊需考慮尿瀦留或膀胱、盆腔腫瘤。
6、血尿+水腫、高血壓、發熱、出血傾向等全身症狀
多與腎臟疾病或血液疾病相關,如腎小球腎炎、IgA腎病、白血病、血友病等。
7、運動性血尿
多為運動後突然出現血尿,程度與運動量相關,不伴有其他症狀,一般運動後1-3天即可消失。腎下垂、尿路結石等在運動後可出現血尿,應與其鑑別。
另外,兒童血尿以腎小球腎炎多見,腎母細胞瘤、先天性畸形也可出現血尿;40歲以下成年女性的血尿以尿路感染多見,男性以結石、前列腺炎、結核、尿道炎及外傷多見;40歲以上成人血尿常見於腫瘤、前列腺增生以及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