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些茶友一天到晚都在喝茶,認為喝茶的同時也是在喝水。而且比起白開水的寡淡無味,茶水清香又養生,因此每天都“以茶代水”。
那麼,茶到底能不能當水喝呢?現在,就跟著小编學習一下吧!
水含有極微量的元素成分,能幫助身體新陳代謝,將體內的廢物排出。
而茶水不僅含有水的微量元素,同時還含有氨基酸、生物鹼、茶多酚等物質,所以說,適量喝茶對身體還是有好處的。
但如果把茶當水喝,每日攝入的茶含量過多,可能好處會變成壞處。
茶中包含的茶多酚能加速腸胃蠕動,過量攝入會刺激胃黏膜,使得胃酸大量分泌,引起腸胃不適,導致胃病等。
茶葉當中含有的生物鹼,攝入過多會對神經造成刺激,導致心跳加快、心律不齊,引起失眠、頭痛。
茶水利尿,過量喝茶會促使頻繁排尿,從而加重腎臟負擔。
用喝茶代替喝水,對身體健康會有影響,那麼一天喝多少茶才是科學健康的呢?
根據人體對茶葉中保健成分和營養成分的合理需求,並考慮人體對水分的需求,不同人群的喝茶建議,小编幫大家整理好啦:
- 每天茶水飲用量,大概在600ml左右即可;
- 150ml水最多泡3g茶葉,茶葉每天不超過12g。
中老年人(50歲以上,尤其是已過60歲老年人,喝茶應以清淡為主)
- 每天茶水飲用量,大概在400ml左右即可;
- 200ml水最多泡3g茶葉,茶葉每天不超過10g。
孕婦
- 茶葉中的茶鹼等成分會影響到胎兒的神經系統發育,建議孕期的媽媽們盡量不喝茶。
兒童
- 兒童不建議喝茶,尤其是濃茶。因為過濃的茶水中,過量的咖啡因會使心動過速,會帶來過分的刺激。
除了每天飲茶要適量外,喝茶的濃度也很重要,茶水不能過濃,也不能過淡。
濃茶喝多了,攝入的咖啡因、多酚類物質和茶鹼物質也會增多,這樣容易引起心動過速、心律不齊、血壓增高等不適,同時還會加重腎臟負擔。
而太淡的茶不但喝不出茶的香味,還會讓營養大打折扣。
那怎麼樣才能泡出濃淡適宜又健康的茶呢?為大家整理了這份超實用的不同茶葉沖泡方法:
總結下,喝茶不能替代水,飲茶也要有適量,選對適合自己的茶,才能放心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