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可以說是一個比較麻煩的疾病,每天光是吃飯都得處處小心。
實際上,糖尿病患者要血糖平穩,
飲食上註意這“三個要點”,就能做到。
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具體是哪三點?
第一、主食雜一點
主食要雜一點,主食應該選擇雜糧、粗糧、全麥和細糧搭配的原則。
粗細搭配可以增加飽腹感,同時還可以有利血糖的控制。
因為粗糧、雜糧的升糖指數較低,同時含有各種纖維素,
患者食用以後,不僅可以補充人體所需纖維素,
同時餐後吸收的速度較慢,這樣就能夠使餐後血糖相對保持平穩。
主食要多吃乾的,少喝粥,
粥由於長時間熬製,澱粉顆粒分解,容易吸收,所以升糖指數較高,
糖尿病人盡量避免喝粥,
如果老年人非常喜歡喝粥,要注意粥不要煮的太爛,煮的時間不要太長。
煮粥時不要只放細糧,多放一些粗糧,
如糙米、全麥、玉米、小米、大麥等。
相關閱讀:糖尿病早餐吃什么最好?
第二、飲食中的肉類要瘦一點
糖尿病患者的飲食中要適當的增加瘦肉,
肉食含熱量較高,有利於主食的控制。
我們有沒有這樣的體會?吃了肉食就不容易餓,如果只吃素食就很容易餓。
所以,適當的吃肉食對血糖控制是有利的。
糖尿病患者吃肉食要適量,以每天吃100-150克為宜。
從蛋白質結構是否富含不飽和脂肪酸的角度來看,
魚肉要好於雞肉、鵝肉。
雞、鴨鵝肉又比豬、牛、羊肉好。
所以,糖尿病患者選擇肉類食物時,沒有腿的要比兩條腿的好,兩條腿的要比四條腿的好。
要少吃的肉食,
比如動物內臟,如豬肚、羊肚、牛肚、豬肝、羊肝、牛肝、鵝肝、豬腰、羊腰、牛腰、豬心、雞心、豬蹄、豬腸等。
最好不要吃的肉食,
比如午餐肉、香腸、豬肉鬆、火腿等。
每天瘦肉的攝入量,我們可以通過自己手掌大小來掌握量,
比如魚肉可以吃2個手掌心大小的量。
雞鴨鵝肉可以吃1個掌心的量。
牛羊肉可以吃2指寬的量。
相關閱讀:糖尿病人能吃雞蛋嗎?
第三、飲食要淡一點
糖尿病患者要清淡飲食,
通俗一點說就是要少油、少糖、少鹽的飲食。
口味比較清淡,是公認的健康飲食,也是針對高血糖、高血脂、肥胖患者的健康飲食。
清淡飲食做菜要少放鹽,
不吃醃製的菜食,
吃得過鹹,不但會引起血容量增加而致血壓升高,
加重腎臟及心臟負擔,促使或加重血管並發症發生,對血糖控制也不利。
清淡飲食,也盡量不要吃過於辛辣刺激性的食物。
比如辣椒、胡椒、芥末、花椒等,
這些食物容易助熱生火,
而糖尿病患者多陰虛燥熱,吃太多辛辣食物很容易使病情加重。
飲食要少油,烹調方式要多采用蒸,煮,汆(比如汆丸子),熬,涼拌,炒菜要大火快炒,少放油。
相關閱讀:
以上三個飲食要點,總的原則就是控制飲食總熱量,合理飲食,保證營養均衡,了解這三個要點,保證血糖平穩。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