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心血管病患者合并疾病增多,其药物治疗方案也更加复杂,绝大部分心血管疾病患者可能同时服用多种药物,这就使得药物之间可能存在相互作用,这些相互作用可能对疗效发生影响。在心内科,螺内酯、地高辛、硝苯地平和胺碘酮是几种比较常用药物,它们在服用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事项呢?小编精心整理,供临床医生参考!
螺内酯:密切检测血清钾的变化

螺内酯是心血管患者常用的利尿剂,可减少钾的肾排泄,和氯化钾合用可引起高钾血症,导致心律失常或心跳骤停。应避免联用,除非与排钾利尿剂呋塞米或托拉塞米联合使用。
地高辛:切勿过量,警惕中毒

地高辛是一种强心苷类药物,常用于充血性心衰,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房颤,房扑等。由于吸收较快,作用消失较快,储积性较少,该药是治疗充血性心衰的经典药物[1]。地高辛的有效剂量和中毒剂量非常接近,稍不注意就容易用药过量而中毒。因此,在服用地高辛时要注意剂量,起初从小剂量开始用药,用药期间要密切观察有无不良反应,检查心电图,看是否有中毒迹象。
硝苯地平:密切测量血压,防止低血压

硝苯地平能增加冠状动脉痉挛患者心肌氧的递送,解除和预防冠状动脉痉挛。另一方面能舒张外周阻力血管,降低外周阻力,使收缩压和舒张压降低,减轻心脏后负荷。主要用于心绞痛:变异型心绞痛;不稳定型心绞痛;慢性稳定型心绞痛;高血压(单独或与其他降压药合用)。硝苯地平的血管扩张作用会导致血压的明显下降。因此,在高血压药物的用药期间,要密切监测血压,不要随意加大剂量,避免药物引起的低血压。
胺碘酮:需严密监测心电图和肺功能

胺碘酮为抗心律失常药物,主要用于治疗室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和期前收缩、阵发性心房扑动等。但是胺碘酮有致心律失常的作用[2],因此,用药期间需严密监测心电图和肺功能,同时监测血药浓度,以防中毒[3]。
小结

随着老龄化时代的到来,合并有冠心病、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基数在增长。多科就诊患者用药较多且复杂,出现不良药物相互作用的机率增大,避免药物相互作用,保障安全合理用药,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梁波. 在临床中地高辛合并用药的相互作用及注意事项[J]. 中国民康医学, 2009, 21(14):1.
[2]黄贵雨, 曹慎华, 屈金刚. 重新评价胺碘酮致心律失常作用临床研究[J]. 临床荟萃, 2000, 15(9):2.
[3]陈鹏, 张雪华, 单江,等. 小剂量胺碘酮口服时血药浓度监测的意义[J].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1998, 15(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