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空腹能不能吃xx」這個問題,每隔一段時間就能佔領養生話題榜。空腹不能喝牛奶、咖啡、茶,空腹不能吃山楂、柿子、蔥薑蒜……
頻繁出現的空腹“禁忌”,讓網友忍不住靈魂拷問:空腹還能好好吃飯嗎?
多久不吃才算「空腹」?
胃是個包容性很強的器官,空腹時的胃容量大約為50~100毫升,正常飽餐後達到1200~1600毫升。在胃中排空速度慢的食物,能產生更持久的飽腹感。
大塊、固體的食物,相比液體、小塊的食物,排空速度更慢。富含膳食纖維、蛋白質的食物,在胃中排空的速度慢。
在不同語境下,空腹的定義也有很大差異。
我國衛生行業靜脈血液標本採集指南中規定,空腹要求至少禁食8小時,以12小時~14小時為宜,但不宜超過16小時。
醫生常說的空腹吃藥,是指飯前1小時或飯後2小時。
但在日常生活中,空腹的意思往往是餐前。說空腹不能吃某種東西,主要指飢餓的時候不適合吃這種食物。
為什麼有些食物不推薦空腹吃?
通過簡單的統計歸納發現,網絡上提醒不能空腹吃的食物大概有這幾類:
奶、蛋等蛋白質類食物;酸澀味重的水果,如山楂、柿子等;含咖啡因的食物,如咖啡、茶等;糖分很高的食物,比如甜食;有刺激味道的食物,如蔥薑蒜、辣椒等。
上述食物是否像提醒的那樣不能空腹吃?吃了會有什麼後果?
以胃病患者為例,胃裡本身就有損傷、炎症甚至潰瘍,這時候對食物帶來的刺激可能會更加敏感。
高濃度(濃甜濃酸)、糯米類、含酒精和含咖啡因的食物都可能刺激胃酸大量分泌,對胃酸過多者和胃食管反流患者來說,餐前吃尤其會加重不適感。
另外,空腹吃荔枝會引發低血糖反應,出現頭暈、心慌、臉色蒼白、眩暈等症狀。
這些食物甚麼時候吃更合適?
相對而言,吃富含澱粉的主食之後,再吃這些食物,其中的糖、酸、刺激性成分都被主食食糜稀釋,對胃的直接刺激就會減小一些。
5類人注意進食順序
空腹能不能吃某種食物要因人而異,以下幾類人要特別注意食物攝入的順序。
消化差
對消化能力差、食量小的人來說,飯前大量喝茶容易餓,先吃水果胃可能不舒服,更容易消化不良。
乳糖不耐
部分人空腹喝牛奶不舒服,是因為乳糖不耐受。
如果先吃些澱粉類食物,胃排空減慢,乳糖被稀釋,加上胃腸得到能量供應,整體消化能力增強,喝牛奶後的不適感就會大大減輕,甚至消失。
血糖高
對糖尿病患者來說,空腹吃一個粽子,血糖會升得很快;飯前喝濃茶,又容易出現低血糖。
推薦的做法是,先吃點蔬菜、蛋白質食物或其它消化慢的食物,再開始吃粽子之類的糯米食物。
易腹瀉
容易腹瀉的人飯前喝咖啡、牛奶、豆漿,吃火龍果、獼猴桃等水果,都會促進腸道運動,容易拉肚子。
冷刺激也會造成胃腸血流減少和腸道過度運動,特別是飯前,冰鎮飲料和冰涼的食物都不是好選擇。
胃不好
對容易胃痛的人來說,空腹吃柿子、菠蘿等容易造成不適。柿子等水果裡過多的單寧、菠蘿等水果裡的蛋白酶會損傷胃黏膜。
對有胃食管反流的人來說,空腹喝咖啡、吃甜食以及粽子等糯米食物,容易加重胃部不適。
不宜空腹,還要考慮“量”和“質”
每個人對食物的接納能力差異很大,某種食物是否能夠空腹吃、飯前吃,建議多“傾聽”自己身體的反應。如果確有不適,一定不能任性。
但身體健康、消化能力強的人,可以不必拘泥於他人的說法。比如,如果你喝牛奶沒有任何不舒服,就不必恪守飯前不能喝、早上不能喝之類的禁忌了。
空腹還要考慮「量」的問題,比如餐前吃水果,吃兩片蘋果、幾片香蕉,大多數人都可以接受;但如果飯前吃上半斤八兩,誰都可能受不了。
在有其它選擇的情況下,對消化道可能有刺激損傷的食物不建議空腹吃,比如過酸、過鹹、過度油膩、含高活力蛋白酶、大量單寧及草酸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