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每逢佳節胖三斤”。一到過節,吃就成了一個繞不開的活動,飯桌上也是十分豪華,大魚大肉、山珍海味,盡顯節日氣氛。於是不知不覺間,攝入的食物就達到了一個極為可觀的數量。節後一稱體重,一片哀號。事實上,暴食給身體帶來的影響遠不止體重增加這麼簡單,長期吃太飽還會增加不少慢性病的發病風險。
一項英國研究,讓健康受試者猛吃了一天的高脂高能飲食,攝入的總熱量達到受試者日常所需熱量的1.78倍。結果顯示,雖然體重平均只增加了0.85千克,但是暴食後受試者的血糖濃度上升了17.1%,胰島素濃度上升了16.4%,胰島素敏感性下降了28%。也就是說,僅僅一日的暴食,就對受試者的血糖調控能力產生了明顯的不利影響,導致了代謝紊亂的趨勢。
這意味著,如果不節制飲食,經常暴飲暴食,最終可能導致多種慢性疾病。對於本身就有代謝紊亂問題,甚至糖尿病的人,暴食後的危害可能更嚴重。
除了對血糖的影響,長期暴飲暴食還可能有如下危害:
1. 肥胖 無數科學研究證明,肥胖會帶來包括心血管疾病、高血壓、糖尿病、脂肪肝、動脈硬化、膽囊炎等,非常可怕。
2. 口臭
這可能是吃太飽引起了輕度的胃食管返流,脂肪、酒精等食物成分有可能會使食管下括約肌張力下降,使胃內容物反流進食管引起異味。
3. 腸胃疾病 吃得過飽所帶來的直接危害就是胃腸道負擔加重,消化不良。 4. 大腦早衰 吃得過飽,容易讓人長期處於疲勞狀態,昏昏欲睡,嚴重時可造成大腦早衰。日本科學家研究發現,長期吃太飽,可能會導致大腦早衰。
5. 骨質疏鬆 長期飽食易使骨骼過分脫鈣,患骨質疏鬆的概率會大大提高。
6. 腎臟疾病 飲食過量會傷害人的泌尿系統,因為過多的非蛋白氮要從腎臟排出,勢必加重腎臟的負擔。
7. 急性胰腺炎 吃飯至少保證20分鐘,充分給大腦接受信號和反應的時間; 每口飯多咀嚼,要咀嚼30次以上; 用小湯匙代替筷子,減慢速度; 多吃涼拌菜和粗糧,尤其生的新鮮蔬菜,咀嚼最佔時間; 多吃粗纖維的、增加飽腹感的食品。 大餐之後不要立刻坐下玩手機,可以出去散散步、逛逛街,讓腸胃裡存的那些脂肪有分解供能的機會。 節日有理由享受美食帶來的快樂,但放縱也要有度,不能隔三岔五就給自己過節。很多節日食物既高脂肪,又高糖、高精白澱粉,這種組合是最糟糕的。如果是已經有高血脂、高血糖問題的人,更要小心,避免在節假日過度飲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