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肝火旺盛的人易激動或衝動,急躁易怒,適合喝生普降火氣,每天4杯普洱茶就可以使容易瘙癢或易長痤瘡的肌膚得到緩解,而且口乾或口苦等等虛火症狀會逐漸消除。
2、飲用普洱茶可能具有降脂、改善胰島素抗拒及預防心血管疾病的效果。
3、普洱茶抽出物具有明顯的抗氧化活性,清除自由基。飲用普洱茶可預防動脈粥狀硬化及心血管疾病的發生。
4、普洱茶具有多種豐富的抗痛微量成分,如Q-胡蘿蔔素,維生素B1,B2,C,E等。在普洱茶飲用過程中所產生的保健效果,其中,咖啡鹼對人體有很多積極作用。
一、普洱茶沖泡的準備工作:
1、普洱茶沖泡用水和水溫:選用礦泉水或純淨水,水溫以90oC~100oC沸水為佳。
2、置茶量:用茶刀順茶餅(沱、磚)分層處輕輕撬取,可按飲茶人數多少決定取茶數量。若人少,可取普洱茶8~10克,人多可取普洱茶15~20克。
3、醒茶:將茶葉放入茶壺,然後注入熱水(除可醒茶之外,它同時還具有提高茶葉淨度的作用)後倒掉。
二、普洱茶沖泡器具
(1)土陶瓷壺:由於普洱茶的沖泡適宜使用大一點的茶具以更好的表現出普洱茶的色、香、味等品質特徵。
(2)紫砂壺:紫砂壺的透氣*和保溫*也可作為沖泡普洱茶的器皿。
(3)蓋碗杯:蓋碗清雅靈便,也不失為沖泡普洱茶的器皿。
小提示:杯子最好選用大一點的、晶瀅剔透的玻璃杯最好,初學者最好選用玻璃杯或蓋碗來沖泡。
三、普洱茶投茶量
沖泡普洱茶時,投茶量的大小與飲茶習慣、沖泡方法、茶葉的個性有著密切的關係,富於變化。就雲南人的飲茶習慣而言,採用留根悶泡法時,沖泡品質正常的茶葉,投茶量與水的質量比一般1:40或1:45。如果採用”功夫”泡法,投茶量可適當增加,通過控制沖泡節奏的快慢來調節茶湯的濃度。就茶性而言,投茶量的多少也有變化。例如熟茶、陳茶可適當增加,生茶、新茶適當減少等等。
四、沖泡普洱茶
普洱茶沖泡需先沖一次熱水,稱為”洗茶”。“洗茶”概念出現於明代,《茶譜》(明朝)載”凡烹茶,先以熱湯洗茶葉,去其塵垢、冷氣,烹之則美。”對於普洱茶,”洗茶”這一過程必不可少。因為大多數普洱茶都是隔年甚至數年後飲用的。“洗茶”時注意掌握節奏,杜絕多次”洗茶”或高溫長時間”洗茶”,減少茶味流失。普洱茶沖泡宜選腹大的壺,因為普洱茶的濃度高,用腹大的壺可避免茶湯過濃,材質宜選陶壺、紫砂壺。而第二次以後濃淡的選擇就可依照個人喜好來決定。普洱茶也可冷飲。
1、備具:準備好茶具及普洱茶。
2、溫壺滌具:茶具中置入燒開的清水,主要起到溫壺溫杯的作用同時可以滌具。
3、投茶:將普洱茶小心置入壺中。
4、潤茶:沸水置入壺中,快速倒去以喚醒茶葉。
5、沖茶浸潤:根據實際情況掌握沖泡時間。
6、悶茶:倒入沸水後,蓋上蓋子悶約5秒鐘左右,馬上到出。
7、出湯過濾:出湯時將茶漏放在茶海上,過濾茶湯中的碎茶。
8、分茶:壺中的茶葉現過濾於公道杯中,同時保持茶湯均勻,再分別均勻的分入小杯中。
五、普洱茶泡茶水溫
水溫的掌握對茶性的展現有著重要的作用。高溫有利於發散香味,有利於茶味的快速浸出。但高溫也容易衝出苦澀味,容易燙傷一部分高檔茶。水溫的高低因茶而異。例如,用料較粗的餅磚茶、緊茶和陳茶等適宜沸水沖泡;用料較嫩的高檔芽茶(如較新的宮廷普洱)、高檔青餅適宜適當降溫沖泡。避免高溫將細嫩茶燙熟成為”菜茶”。在沖泡部分高檔新青茶時,除直接降溫外,還可通過不加壺蓋或沸水高衝來降低水溫,避免因茶葉燙熟而產生”水悶氣”。
六、普洱茶沖泡時間
沖泡時間長短的控制,目的是為了讓茶葉的香氣、滋味展現充分準確。由於雲南普洱茶的製作工藝和原料選擇的特殊性,決定了沖泡的方式方法和沖泡時間的長短。陳茶、粗茶沖泡時間長,新茶、細嫩茶沖泡時間短;手工揉捻茶沖泡時間長,機械揉捻茶沖泡時間短;緊壓茶沖泡時間長,散茶沖泡時間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