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蛋,營養豐富物美價廉,人人都吃,有的朋友甚至養成了1天1個蛋的習慣。
之前和大家講過,雞蛋最好的吃法是帶殼水煮蛋。
但你知道煮雞蛋也是有最佳的時間嗎?如果沒有煮到這個時間,可是會出大問題的!
雞蛋一定要煮到這個時間
少1分鐘都不行!
煮雞蛋的最佳時間是:水沸騰後,煮6分鐘[1]。
因為這時候的雞蛋:
-
營養上:營養還未流失,能最大程度被人體吸收;
-
安全上:沙門氏菌等致病菌被高溫殺死,感染風險下降,不易“中毒”;
-
口感上:蛋黃剛熟,吃起來不澀不干,蛋白也很嫩。
但資料僅供參考,實踐才能出真知!
所以咱們做了個試驗,一起來看看雞蛋到底需要煮多久吧~
先來設定一下條件: ①鍋具是電磁爐+不粘鍋組合,大火,功率2100W; ②所有雞蛋都是從冰箱裡拿出來的,冷水下鍋; ③煮好之後,冷水浸泡2分鐘後剝殼切開;
水沸後,煮4分鐘:
蛋白凝固,蛋黃還沒熟,中間部分流心,是標準的溏心蛋。
這個狀態的雞蛋,小薇不建議大家吃。
因為雞蛋中含有的沙門氏菌等致病菌,還沒有被完全殺死,如果被感染,輕則嘔吐腹瀉,重則出現敗血症、膿毒血症,危及生命。
水沸後,煮6分鐘:
蛋黃基本凝固,吃起來有點像豆沙,但還有一點點流心。
這個狀態的雞蛋,基本可以吃了,但不推薦孕婦、小孩、老人等病菌易感人群吃。
因為蛋黃雖然基本熟了,但還有一點流心,依舊有感染致病菌的風險。
水沸後,煮8分鐘:
蛋黃全熟,逐漸變成淡黃色,吃起來還有一點點沙糯,不會太乾。
這個狀態的雞蛋,老少皆宜,推薦大家吃。
水沸後,煮10分鐘:
蛋黃熟透,邊緣開始發綠、髮灰,吃起來有點幹,噎人。
這個狀態的雞蛋,可以吃,但口感不會太好。
雖然口感不夠好,部分維生素也跟著流失,但沒有致病菌感染的風險,流失的維生素可以通過吃別的食物補回來,所以問題不大。
總結一下: 煮雞蛋一定要不少於6分鐘(水沸後),老人孕婦小孩最好是吃水沸後8分鐘的; 煮太久的雞蛋雖然口感不太好,但是可以吃; 沒有熟透的溏心蛋不要吃,因為沙門氏菌沒有被完全殺死,有健康隱患;
但鍋具和儲存雞蛋的方式不同,煮熟的時間也可能不同,所以小薇建議大家在家多試試,找到最適合自家的煮蛋時間~
那麼,如果有的朋友只喜歡吃溏心蛋,是不是購買最近市面上很火的“無菌蛋”就可以放心吃了呢?
購買無菌蛋 是不是就可以放心生吃?
不可以,因為目前可生食無菌蛋,還沒有國家和行業規範的權威標準。
而且煮熟的雞蛋比沒熟的雞蛋更營養哦~
因為雞蛋在煮熟前,含有的蛋白酶抑製劑會影響蛋白質的吸收,需要經過高溫破壞。
所以市面上價格高、保質期又短的“無菌蛋”其實沒什麼必要買。
大家如果實在不喜歡吃水煮蛋,煮蛋花湯、蒸蛋羹都是不錯的選擇,口感好,營養也保存得不錯。
說完了雞蛋本身帶有的致病菌問題,很多人在吃雞蛋的過程中,都會有過這樣的疑問:
隔夜的雞蛋能吃嗎?
這需要分情況討論。
01 水煮蛋
帶殼煮熟的水煮蛋:冰箱冷藏2-3天都能吃。 剝殼的全熟水煮蛋:冰箱冷藏24小時內能吃。
02 炒蛋、煎蛋等
如果只有雞蛋本身,包括熟的炒雞蛋、蒸蛋羹:冰箱冷藏24小時內能吃。 如果和其他菜放在一起,比如韭黃炒蛋:菜能放多久,雞蛋就可以放多久。
舉個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