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調查顯示,近六成上班族每天坐6小時以上,28.75%的人每天有8小時以上的時間是坐著度過的。只有在帶薪拉屎時,才會短暫地離開十分鐘。
對於久坐族來講,他們常常感到頸部酸脹、腰背疼痛、全身疲乏,經過週末休息後,才能稍微緩解。
久坐的毛病,你佔幾個?
坐姿保持1小時,血液集中在下肢,循環作用減緩,腦供血不足,缺氧,容易頭暈,情緒低下,降低思維活力。若突然站起,還會出現頭暈眼花、耳鳴等症。這甚至是老年癡呆的一個重要因素。
長時間坐著不活動,加上喝水少,血液循環減緩,時間久了就會使心臟機能衰退,引起心肌萎縮。
尤其是有動脈硬化的患者,久坐更易使血液循環遲緩,誘發心肌梗死和腦血栓。40~55歲男性心臟血管裡的斑塊最不穩定,容易發生猝死。
長期久坐,脂肪燃燒減少,膽固醇增加,可能堵塞心臟、血管等,增加心腦血管疾病。久坐不動,鈣化物堆積在動脈,引起動脈硬化,每天多坐1小時,患冠狀動脈硬化風險提高12%。
久坐不動,腿部肌肉收縮減少,下肢血流速度減慢,增加血栓發生率。
每天固定一個坐姿3小時以上的人,患下肢深靜脈血栓的風險增加2倍,連續坐12小時以上,肺栓塞風險增加,特別中老年血脂高,血液粘稠度高,長時間靜坐是潛在的可怕危險因素。
久坐不動血液循環減緩,還會導致大腦供血不足,傷神損腦,表現為體倦神疲,還會出現頭暈眼花等症狀。
頸肩、腰背長時間處於緊張的固定姿勢,不僅會局部血液循環不良,還會導致頸肩腰背僵硬,酸脹疼痛,發生頭痛及頸椎病。
久坐運動量小,肺部得不到有效鍛煉,會影響心肺供血。肺氣腫感染等常見的老年肺系統疾病,大都和肺功能降低有關。
細胞處於閒置肌肉時,胰臟反應慢,易產生更多的胰島素,導致糖尿病,長期久坐,Ⅱ型糖尿病風險增加112%。
在美國糖尿病學會發布的2016版指南中就明確指出:所有人都應該減少久坐時間,特別是避免久坐超過90分鐘。
相關閱讀:二型糖尿病原因(如何治療)?
久坐容易引起腸胃蠕動減慢,消化腺分泌消化液減少,出現食慾不振等症狀,加重人的腹脹、便秘、消化不良等消化系統症狀。
在坐著的時候要讓膝蓋自然彎曲並且呈現直角,若坐在椅子上的時候膝蓋比臀部高說明椅子太低了,反之椅子太高了,不利於膝蓋的正常彎曲。
正常情況下應該讓膝蓋的位置比臀部低一些,這樣能夠讓大腿和地面保持平行狀態,讓小腿和地面垂直。
可以在椅子背下方放一個柔軟的小靠枕,這樣能夠讓下背部保持自然的曲線,減少了支撐力,能夠有效地保護脊柱。
如果胳膊長時間放在桌子上,會引起肩膀疼痛感,所以一定要保持胳膊正常的移動。最理想的狀態應該讓肘部彎曲並且呈現直角,這樣可以防止身體過度疲勞。

坐在凳子上的時候眼睛要看向前方,讓眼睛和電腦屏幕保持平衡狀態,看屏幕下方的時候不需要特意讓頭部下垂,但是也不能一直處於同一個姿態,不然會造成身體壓力,引起全身酸痛感。
可以適當地降低電腦桌的高度,這樣可以讓脊椎保持正常的彎曲,降低了頭頸部的緊張感。
根據世衛組織的建議,成年人每週應進行至少150~300分鐘的中等強度有氧運動,比如快走、游泳、跳舞。
有研究監測了1365名對象的運動和健康情況,發現在日常生活中,打破久坐次數越多的人,動脈硬化指數和血壓水平都要更低。
對大多數人來說,運動一兩天容易,真正困難的是養成規律鍛煉的生活習慣,日復一日地堅持下去。不如從現在開始,放下手機,動起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