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診斷疾病講究望聞問切,尤其是看舌頭。中醫主要觀察舌質和舌苔,了解一個人的正氣盛衰和邪氣深淺。中醫認為,腎臟跟舌頭密切相關,正常情況下舌體呈現淡紅色,舌苔薄白;若舌頭異常,說明是腎虛,可通過舌頭相關症狀來判斷是腎陽虛還是腎陰虛。
舌頭怎樣的狀態,
說明腎陽虛或腎陰虛?
若舌質淡,舌體胖大且有齒痕,舌苔水滑,說明是腎陽虛。此類體質者往往伴有尿頻,畏寒和怕冷,全身乏力和腰酸,下肢水腫等;
若舌體瘦小,舌質發紅,舌苔少或無舌苔,說明是腎陰虛。此類體質者往往伴有五心煩熱,失眠多夢和記憶力下降,口乾且不願喝水等。
觀察舌頭除了能知道腎虛類型,還能知道其他因素影響腎臟,如果舌質暗紅,呈現瘀斑或是瘀點,加上這名患者本身就有慢性腎病,有可能是腎絡瘀堵,首先要把經絡都痛了,可以採取生活干預或是穴位按摩。
舌苔出現這些顏色,說明身體不太健康
之所以舌苔呈現灰黑色,是因為舌絲狀乳頭增殖變黑所造成的,舌苔顏色越黑,病情就越複雜嚴重。
大多數黑苔跟炎症感染有關,比如腎盂腎炎和肺炎等;危重患者也會出現黑苔,比如癌症晚期、尿毒症、肝硬化晚期等。不過,並不是所有的舌苔發黑都是疾病,也有可能是吃中藥、經常吸煙、不注意口腔衛生所造成的。
舌苔發黃通常跟炎症感染有關聯,常見於急性膽囊炎或胰腺炎、重症肝炎或肺炎、腸梗阻或腹膜炎;還有,尿結石且伴有感染、膽石症和急性腎盂腎炎、潰瘍病穿孔、流腦和傷寒等同樣也會造成舌苔發黃。
如果感冒發熱時舌苔發黃,同時伴有喉嚨疼痛、口乾舌燥、咳出黃痰和咳嗽等,說明是風熱型感冒,需選擇清涼藥治療。
除了健康者舌苔發白外,也常見於疾病早期或恢復期。疾病還沒有影響全身時會出現舌苔發白,比如足癬、受到外傷以及甲狀腺腫大等。
5味中藥,幫你補腎填精
黃芪具有補中益氣和利水消腫功效,同時也能起到固表止汗效果,常常用於治療中氣不足;黃芪也能起到健脾和胃效果,保護脾胃,維持正常的運化功能。
枸杞子不僅僅起到補腎養肝功效,而且也能益精明目,強壯筋骨,適當服用能延年益壽,特別適合陰虛者,緩解口乾、頭暈目眩和腰膝酸軟等症狀。
山藥能起到清熱解毒功效,同時也能健脾胃,輔助治療溫病發熱、腫毒和熱毒血痢等。
鹿茸同樣也能起到補腎虛效果,其中某些成分具有雄性激素作用,提高性腺功能,加快新陳代謝,緩解疲勞感。
海參中含有多種活性物質,包括海參素、鋅元素和精氨酸等,能幫助改善腎臟功能,延緩性腺衰老,改善腎虛問題。
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