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雞蛋,千金難換
在很多人的傳統觀念中,總是習慣於把“補”與“昂貴”聯繫在一起,彷彿要進補、補營養就一定得花很多錢,買貴的食材或藥材。
其實不然,很多價格高昂的食材,蛋白質質量還不如一枚小小的雞蛋。
雞蛋不僅蛋白質質量高,蛋黃中維生素含量也十分豐富、齊全,包括所有的B族維生素、維生素A、維生素D、維生素E、維生素K和微量的維生素C;蛋黃中鈣、磷、鋅、硒等礦物質含量豐富;蛋黃還是卵磷脂的良好來源。
土雞蛋營養更高?
很多人偏好選擇土雞蛋,認為土雞在樹林中、草地上自由覓食,而“洋雞”則是吃飼料長大,飼料裡又會含些激素、抗生素等對人體不利的成分。
這個說法是有一定道理的。
土雞在自然環境中生長,呼吸新鮮的空氣,生長周期長,在生長過程中很少使用激素或抗生素,而且土雞蛋蛋黃大,味道香,相對洋雞蛋來說,口感也更好。
不過,由於土雞散養環境存在不確定性,它受環境污染和感染病菌的風險相對較大。此外,土雞蛋的膽固醇含量也比普通雞蛋要高。
白皮雞蛋和土雞蛋營養素含量比較 (每100克可食部) |
||
營養素 | 白皮雞蛋 | 土雞蛋 |
蛋白質/g | 12.7 | 14.4 |
脂肪/g | 9 | 6.4 |
碳水化合物/g | 1.5 | 5.6 |
膽固醇/mg | 585 | 1338 |
維生素A/μgRAE | 310 | 199 |
維生素E/mg | 1.23 | 1.36 |
維生素B1/mg | 0.09 | 0.12 |
維生素B2/mg | 0.31 | 0.19 |
菸酸/mg | 0.2 | — |
鈣/mg | 48 | 76 |
鎂/mg | 14 | 5 |
鐵/mg | 2 | 1.7 |
鋅/mg | 1 | 1.28 |
硒/mg | 16.55 | 11.5 |
銅/mg | 0.06 | 0.32 |
錳/mg | 0.03 | 0.06 |
從上表我們可以看出,土雞蛋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膽固醇、鈣、錳含量比一般的白皮雞蛋要高,而很多維生素、鎂、硒等營養物質含量不如普通雞蛋。
不過,總的來說,不同種類的雞蛋之間營養素含量差別比較小,與價格不成正比。
當然,如果有朋友喜歡吃土雞蛋,這也是無可厚非的,選土雞蛋或是洋雞蛋,沒有對錯之分,大家根據自己的意願、喜好選擇即可。如果是我自己來選,我會選最便宜的、散裝的新鮮雞蛋。
其實,與其糾結選什麼樣的雞蛋營養更高,不如關註一下雞蛋最營養的烹調方式,就營養的吸收和消化率來講:
煮蛋、蒸蛋為100%,炒蛋為97%,嫩炸為98%,老炸為81.1%,開水、牛奶衝蛋為92.5%,生吃為30%~50%。
可見,蒸和煮是雞蛋的最佳吃法。當然,對兒童和老人來說,蒸雞蛋羹、喝蛋花湯更為適合,因為這兩種做法能使蛋白質松解,極易被消化吸收。
由於雞蛋富含膽固醇,所以不推薦高溫煎炸、鹽焗蛋黃這樣的烹調方法,以免生成過多的膽固醇氧化物。氧化的膽固醇與血管內膜損傷有關,可促進心血管疾病的發生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