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在國際期刊《Cereb Cortex(大腦皮層)》上的一項研究發現,相比不午睡的人,午睡的人更能經受挫折,也更能控制好自己的負面情緒。
研究人員將平均年齡18~30歲的36名健康受試者隨機分為兩組:午睡組和無午睡組。 所有受試者在實驗前72小時和整個研究過程中不攝入咖啡因和酒精,並保持正常的睡眠節律和睡眠時間(每晚7~9小時睡眠時間,早晨6:30~9 : 00起床)。 不午睡組和午睡組在四種情緒(恐懼、悲傷、憤怒和快樂)上的差異 研究发现,在一天中,没有午睡的受试者愤怒程度显著增加,而午睡的一组则没有这么明显程度的增加。在不午睡组中,每一种情绪的情绪梯度逐渐增加。
一項發表在美國《臨床內分泌與代謝雜誌》的研究發現,午睡有釋放壓力和增強免疫力的作用,尤其在前一天晚上睡眠不足的情況下。

11名健康、不吸煙、年齡在25~32歲、沒有午睡習慣的男性進行了一系列睡眠實驗。研究人員發現,如果受試者晚上沒睡好,身體裡的去甲腎上腺素水平就會增加;和免疫功能有關的白細胞介素6濃度也出現了變化。
去甲腎上腺素是一種人體在應激狀態下會釋放的激素,讓人心率增加、心跳加快、血壓升高,睡眠不足的時候,身體會釋放這種激素,穩定體內的神經內分泌水平。
如果受試者下午睡覺了,去甲腎上腺素值就不會變化,白細胞介素6的變化在午睡後也恢復正常。
一場午睡如何修復身體?
午睡,就算很短暫,也能夠對身體起到修復及“充電”作用:
修復大腦
美國威斯康星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睡覺可以促進大腦細胞的修復。
提高記憶力
美國科學公共圖書館網站收錄的一項研究表明,夜間和白天的睡眠同樣能讓人鞏固記憶,記住兩個不相關的詞語。這說明,午睡也有讓人大腦得到休息和恢復的功能,並提高人的記憶力,幫助人們記住複雜的概念。
有效“養”眼
當閉眼入睡後,勞累了一上午的眼球睫狀肌可以得到休息,有效防止了視力的下降。
不僅如此,白天處於抑制狀態的淚腺也開始大量分泌淚水,滋潤因長時間處在工作狀態下而乾澀的眼球;角膜的溫度有所上升,細胞新陳代謝加快也會加快。
修復免疫功能
德國精神病研究所的睡眠專家發現,中午1點是人在白天一個明顯的睡眠高峰。這時睡個短覺,可有效刺激體內淋巴細胞,增強免疫細胞活性。
促進細胞更新
皮膚的新陳代謝在睡眠狀態下最為旺盛。因為當人睡著時,肌肉、內臟器官等的消耗都減少,皮膚血管完全開放,血液可充分到達皮膚,為其提供營養,進行自我修復和細胞更新。
修復氧化損傷
降低心髒病風險
瑞士洛桑大學醫院研究人員發現,每週午睡1~2次能降低心髒病發作和中風風險。
降血壓
美國心髒病學會年會上公佈的一項希臘研究發現,中午睡1小時可使收縮壓(高壓)降低3毫米汞柱。
消暑解熱
高質量午覺要滿足5點
掌握好時間
午飯後活動半小時,散步走動,促進食物的消化,然後躺平入睡,時間以半小時為宜,以免影響夜間的正常睡眠。
減少外界刺激
睡眠不好的人還可自備防噪耳塞,創造一個安靜的入睡環境。
用正確的睡姿
睡不著別強求 醒後輕度活動
午睡後要慢慢站起,再喝一杯水(200~300毫升即可),不建議馬上從事高難度工作。
提醒:夏季午飯後,血液會湧向消化器官,幫助完成消化吸收過程,與大腦爭血,導致腦供血量下降,午睡時應當心發生意外。一些腦血管病患者飯後易出現頭暈、頭痛等症狀,應注意預防跌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