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上面這幾類孩子中,你可能已經總結出了長痱子的要點:熱、出汗、捂著、濕熱環境……
其實,痱子是由於小汗腺堵塞/炎症引起的症問題,常見的原因就是濕、熱、不透氣[1] 。其中,新生兒比大孩子更容易長痱子,可能是因為小汗腺導管還沒有完全發育[1] 。
不想長痱子,怎麼辦?
想要預防痱子,並不需要爽身粉、桃子水這些產品。只需要:
✔ 保證環境涼爽、適當通風;
✔ 給孩子穿透氣的衣物,純棉的衣服比較容易吸汗,能從皮膚表面帶走熱量;
✔ 在孩子運動出汗之後,注意及時幫他降溫、清潔、更換衣物;
✔ 小寶寶的紙尿褲選盡量透氣的,勤更換,也可以時不時打開晾一晾;
✔ 如果孩子因為發熱感到不適,用退燒藥緩解發熱。
如果孩子覺得冷,可以多穿一點。但如果ta覺得熱,就應當根據孩子的感受減少衣物或者開空調。發熱時切忌捂汗,這非但不能有效退熱,而且可能引起痱子。
另外,也不要因為擔心孩子“著涼”而不願意開空調,甚至穿很多衣服。溫度變化其實並不會讓孩子感冒,讓孩子感冒的是病原體。熱得難受不說,讓孩子捂出痱子得不償失。
出現痱子,怎麼護理?
幸運的是,多數孩子只是起疹子(成片芝麻粒大小的“白痱”,或比芝麻粒略大且有紅暈的“紅疹”),沒有太多不適的症狀。通常不需要特別處理,保持環境涼爽,注意透氣、少出汗就可以。也不需要爽身粉、桃子水這些產品。
有一部分孩子會感覺瘙癢或刺痛,並且症狀會伴隨出汗加劇。可以先讓孩子涼快下來,嘗試用冷敷的方式來止癢。用毛巾蘸冷水擰乾或者用毛巾包裹冰袋冷敷都可以,每天數次,每次數分鐘。
如果瘙癢仍然難緩解,在皮膚沒有破損的情況下,可以嘗試用爐甘石洗劑止癢。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出現了大片泛紅、滲液或結痂等情況,有可能是濕疹或者痱子夾雜濕疹的情況,這時有必要用地奈德、丁酸氫化可的松等藥膏。具體用藥和處置還請諮詢醫生。